走進榆中金崖鎮(zhèn)苑川欣城社區(qū)
送溫暖 聽呼聲
新春之際搭起“連心橋”
2月4日正是傳統(tǒng)的農歷小年,這一天,黨報熱線進社區(qū)欄目來到了榆中縣金崖鎮(zhèn)的苑川欣城社區(qū),為40余戶居民們送去新棉衣、米油、愛心輪椅等物資和新年祝福,了解他們異地搬遷后的幸福新生活。
“鄉(xiāng)親們,過小年了我們來看看你們,給你們拜個早年!”當天在苑川欣城社區(qū)黨群活動中心內,黨報熱線進社區(qū)的記者和金崖鎮(zhèn)的工作人員為社區(qū)的貧困戶、殘疾人代表等送去嶄新的棉衣、米油等物資,也為大家送去了一份新春前的祝福,居民李文續(xù)說,“信息時代大家都在手機上看新聞,但是我還是更喜歡看黨報,沒想到今天黨報就來到了我們身邊,面對面了解我們的生活和想法,非常接地氣,這樣的活動好,應該多做?!?/p>
“‘黨報熱線進社區(qū)’在榆中縣的第一站就來到了我們苑川欣城社區(qū),零距離和大家交流,關注民生難題,大家都非常高興。我們社區(qū)是由金崖鎮(zhèn)的張家灣和竇家營兩個村搬遷來的,大家的生活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黨報熱線進社區(qū)’欄目不僅要宣傳咱們居民生活的這種變化,還要來聽聽你們的建議和想法?!苯鹧骆?zhèn)鎮(zhèn)黨委書記張宏說道。
活動現場,居民們也是暢所欲言,反映了一些生活中的煩心事,居民竇鐵軍說:這幾年我們生活比以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還存在生活不便利的情況,我們社區(qū)屬于金崖鎮(zhèn),但是距離鎮(zhèn)政府距離比較遠,坐車不方便,特別希望能通上公交車方便我們出行辦事。居民李文續(xù)說:生活中有個頭疼腦熱看病還是不方便,社區(qū)目前缺乏規(guī)范的衛(wèi)生所,希望能設立衛(wèi)生所方便大家看病。居民張青麗說:社區(qū)沒有任何一家銀行、也沒有ATM取款機,取錢要去定遠鎮(zhèn)或者連搭鎮(zhèn),希望能有一家銀行讓生活更加便捷一些。對于居民提出的各類民生問題,黨報熱線進社區(qū)欄目記者做了認真詳細的記錄,并會持續(xù)關注。
活動后,黨報熱線進社區(qū)記者和金崖鎮(zhèn)、苑川欣城社區(qū)工作人員走訪了3戶特別的家庭。建檔立卡戶陸秀英的孫女趙艷飛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是二級殘疾,大家來到她家的時候,她跪著爬在地上的一幕讓在場的人心酸不已,黨報熱線進社區(qū)記者為她送去了愛心輪椅,并鼓勵她要堅強,在大家的調試下,艷飛坐上了輪椅開心地說,“謝謝叔叔阿姨?!庇浾吡私獾剑w艷飛因為腿腳不便幾乎很少出門,現有了黨報熱線欄目送去的輪椅,以后生活應該會方便很多。在這3戶人家中,黨報熱線進社區(qū)的記者們詳細記錄了他們現在所面臨的困難也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生活。黨報熱線進社區(qū)欄目在下一步也會聯系愛心企業(yè)、公益組織等為他們送去更多關愛和幫助,讓他們的生活真正好起來。
心懷社會責任,貼近民生訴求。此次黨報熱線走進苑川欣城社區(qū),不僅拉近了黨報與群眾的距離,也搭建起了緊密聯系黨委、政府和百姓群眾的橋梁,將黨的聲音傳遞到群眾中,將群眾的呼聲傳遞到政府,真正搭建起了一座“連心橋”。
村民變居民
改變的不止是生活習慣
小年是除夕前最重要的節(jié)日,掃房子、祭灶王、備年貨……小年到來,大年不遠,從這天起,家家戶戶開始忙碌準備迎接新年。而在這一天,蘭州日報黨報熱線進社區(qū)欄目組特意前往榆中縣金崖鎮(zhèn)苑川欣城社區(qū),去看看這里的新變化以及居民的新生活。從雁灘出發(fā),驅車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苑川欣城社區(qū)。遠遠的就能看到寬敞的馬路通道小區(qū)門口,社區(qū)內高樓林立、門口也有很多小商超等商鋪,不乏現代化城市的氣息。但是不同的是,這里住的不是城市居民,而是從張家灣村和竇家營村搬遷過來的村民。從原來的村民搬遷到新的樓房里變成了居民,他們的生活有怎樣的變化?生活習慣又有哪些改變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也是走進了社區(qū)為居民送上新春祝福,同期送去的還有黨報熱線帶去的40多份棉衣以及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
在居民張斌家里,張斌妻子正圍著圍裙,為新年準備炸丸子。張斌告訴記者:“我們現在的生活好多了,你看我們家一做就做了一大鍋的丸子?!倍谒依?,記者也看到,100多平米的大房子朝南,室內裝修的很是好看,而家里的家電、家具也是一應俱全,家里打掃的很是干凈。
張斌表示,自從搬到這里,他的生活還是有很大的改變,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住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有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出門就能腳踏在土地上,對于他們農民來說,倒覺得依靠種地為生,日子也過得平淡踏實。因此,剛搬過來的時候心里還是挺抗拒的,但是隨著社區(qū)工作人員耐心的給村民做思想工作,而自己也主動去適應樓房生活,現在住上了設施齊全、溫暖舒適的樓房,而且實現了道路、供水、供暖、供氣綜合配套,真正讓我們群眾搬得放心、住得安心、過得舒心。
金小軍是張家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保戶,在沒有搬遷過來的時候,金小軍只能依靠種地以及領取政府發(fā)放的低保金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如今,他們全家也住上了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金小軍也在周邊工地打零工,收入還不錯,家里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了。而金小軍的妻子宋豆英在送完孩子上學后,也會到小區(qū)廣場跳一下廣場舞。這種城里人的生活,讓金小軍感到新鮮,他欣喜于這樣的改變,以前住土坯房的貧苦日子,終于“一去不復返”了。
馬慧娟是張家灣村的黨支部書記,如今又是苑川欣城社區(qū)的委員。馬慧娟告訴記者,以前在村上,群眾居住分散,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如今,居民搬遷到這里之后,群眾居住比較集中,社區(qū)通過三級網格化管理,能夠拉進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感、從而更好的服務群眾。
隨后,馬慧娟帶領記者走進社區(qū)黨群服務活動中心。剛走進活動中心,映入眼簾的便是便民服務大廳,社區(qū)工作人員正在耐心為居民辦理業(yè)務?!霸谶@里,有專門的社區(qū)工作人員為社區(qū)居民辦理充水、充電、為民服務代辦各類便民事項,堅持讓群眾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做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瘪R慧娟說。
“為豐富群眾生活,還配套建成了兒童之家、婦女之家、黨員之家、群眾之家等活動場所,我們日常會在這里組織居民開展一些活動?!瘪R慧娟笑著說道,“以前,農活忙完后,村民聚在一起只知道打牌,生活很是單調。但如今,榆中縣圖書館和蘭州市少兒圖書館走進我們社區(qū),給我們居民帶來了300冊優(yōu)秀少兒讀物和580余冊期刊,內容涉及科普、文學、歷史、法律、醫(yī)療保健等方面,為我們社區(qū)圖書室注入了豐富的圖書資源。很多居民在空閑的時間,都會來這里看看書、練練字,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p>
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苑川欣城社區(qū)的部分婦女組成“媽媽志愿服務隊”。定期為轄區(qū)內的殘疾人、空巢老人等提供上門打掃衛(wèi)生等服務,在改變了困難戶家中“視覺貧困”的現象,還給這些特殊的群體帶去了一份特別的暖。
村民變居民,居住條件徹底改變,生活質量大幅提高。但社區(qū)沒有直達鎮(zhèn)上的公交,在交通上也有些不便利。
就交通問題,張家灣村副書記金紅旗對此也提出了建議。他說,我們社區(qū)很多孩子都在大名城上學,社區(qū)與大名城雖只有一條路之隔,但因為這條路目前沒有打通,孩子們上學還需要繞道,不是很方便。希望能盡快開通這條道路,將我們社區(qū)發(fā)展加入到大名城發(fā)展圈中,這樣社區(qū)能有更好的發(fā)展。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汪文學 顏娜 周棟楠 程珊珊 文/圖
□民生快評
向品質生活看齊
榆中縣張家灣村和竇家營村的村民們搬遷到金崖鎮(zhèn)苑川欣城社區(qū),邁入城鎮(zhèn)化的關鍵一步,變化不可謂不大。
由村民變居民,這并非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最終目的,讓變成居民的農民生活質量根本改善,過上好日子,才是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的最終目的。
城鎮(zhèn)化不是簡單的行政遷移,而是以人為本,統(tǒng)籌推進生活必須的各項基礎建設、提升服務功能的綜合性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意義重大,責任繁巨。
村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幸福指數的提升。同時,也有交通、教育、求職等公共服務等諸多不便。
村干部變?yōu)樯鐓^(qū)干部,也有適應角色的需要,社區(qū)治理從黨建到服務,工作頭緒多,要求也更高。
村民變居民,不只是戶籍上的變化,而是一個深層次的跨越。各級管理者們要傾注更多的熱情和投入,解決居民的困難和問題,讓他們和治理成熟的社區(qū)居民一樣,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由滿足而洋溢出幸福和獲得感。
汪文學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